9月42所新公办亮相!“新开”学校没有升学成绩,可以关注
近年,上海各区都增添了不少新学校,“名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尤其是我们常说的牛校分校,都在纷纷布局,不断壮大。
作为家长,当我们看一所学校,最先关注的通常都是这所学校的考试成绩。虽然有一些家长会更关注学校的硬件条件和之前家长对学校的满意程度,但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对一所学校的期待,通常是最终的中高考成绩。
过,一所新学校,从招收第一批学生,到出成绩,少说一年,多说3~5年。
少说一年,是因为期末考多多少少能看到学校的情况,如果学校成绩还不错,学校内部家长会也会透露部分信息。不过真正能够为学校打出名声的还是中高考成绩。
在这三年当中,有心的家长也会收到有关这所学校多方面的信息,也能够加深了解。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在出成绩之前,我们如何相信这所学校呢?
PART.1
学校办学背景
一般来说,现在办新学校或者承接学校,基本上都是有背景的学校。要么就是有特别厉害的学校背景,要么就是有之前特别厉害的学校校长坐镇。
强大的背景对于学校的加持十分巨大,一方面,校长可以利用自己之前的影响力给学校争取下来各种资源(招生的、老师的);另一方面,学校和集团内部的联系也能为自己学校的好孩子多找一条出路。
背景牛的新校比较常见的有2类:
第一类是名校本部的分校。
毋庸置疑是亲儿子的级别,比如上汇实验、宝华二等。这类学校可关注师资安排情况,是否有调用本部的骨干老师过去,校长是不是在集团一把手兼任等。
另一类是和zf合办的公校。
关注相关部门对新校的扶持力度有多少,留意该区的龙头校发展情况,在区龙头地位稳固的情况下,这类学校大概率作用是为了缓解学位压力。
不过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如果区内没有拔尖的龙头校,这所新校会受到相关部门更多资源的扶持,未来发展也会更好,比如目前还在筹备中的滴水湖学校>>“四校”变“五校”?要比肩上中、华二的12年一贯制强校,全市抽签,还是对口入学?
PART.2
学校师资情况
这条很重要,但事实上,这条却是家长最不容易了解到的部分。
而且即便是有些学校公布出来的消息,有时候也是有不少的水分和不实之处。很多学校办学时候,都会说有某某名校的老师坐镇,但事实上,这些老师的数量,肯定不能覆盖所有班级,覆盖所有科目,所以新学校师资这块,说实话,家长们不要抱有太大希望。
但是,老师的讲课水平可能有差距,授课经验可能有差距,但要想让孩子学习成绩好,上面这两点,通过责任心都能弥补。而这个责任心,则是由另外一个特别“虚”的教师团队文化而定的,这个文化,是由学校的领导层而定的,于是就又转到第一个问题上去了。
总之,学校的领导层靠谱,有一颗想好好教书的心,学校的老师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PART.1
学校生源情况
相比老师情况,家长们对学校生源的了解会更多一些。
而且对于想对学校进行选择的家长们来说,自然想给孩子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这个环境一方面是学校老师营造的,另一方面和孩子的同学们也有非常大的关系。
而作为一所新学校,为了能够在短期打出成绩,入口生源好→成绩好→学生更好→成绩更好的这个良性循环之中,一开始的生源是至关重要的。
生源决定成绩,学校想打响第一炮,必定会在招生这方面下很多功夫,比如用设奖学金,免学费等方式吸引家长,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了解学校的整体投入,综合判断,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学校。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